导航菜单

金口话说留云亭

原乡文化编辑部:

编辑   陈立忠  汤建林  魏建中
 

  前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成到固化,再从固化到逐渐淡化。

      我们从抢救历史资料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手段保存和传承具有历史价值的原始记录,确保历史记忆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江夏区有代表性的方言如金口、豹澥、湖泗、山坡、五里界等,我们请当地人用方言诵读地方赋,以求整理和保存原乡方言,相信对以后的音韵学研究,有一个小小的帮助。
       当今武汉的小学,老师要求学生课堂内外用普通话交流,他们在家也是如此,几乎不说汉(武汉)话。

      现在的武汉伢,普遍不说方言,特别是刚出生的孩子,家长也不喜欢孩子们说方言,若干年后,有些方言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进步与退步。

      本期江夏金口方言节目得到了武汉轩轩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汪燕兰夫妇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方言版(汪燕兰)

制作   武汉轩轩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留云亭赋

作者   陈立忠

朗诵   汪燕兰

金口江南岸,槐山留云亭。云雾挂树梢,清风抒豪情。远山生褐翠,诗意汇江东。⼀苇渡江来,千年荐古韵。忆九庙一庵,念三台八景。银杏添新绿,古镇换新容。驳岸②历春秋,名舰展雄风。苍穹万里碧,游客诗兴浓。遥想古碑记,永存民心中:昔有黄鹤在汝南,城迁一去不复还。此地空余亭春秋,白云千载留槐山。
注释:
①“远山”一句:站在留云亭上,看对面纱帽山重重叠叠,想必翠绿无比,使江东采风之人诗兴大发。
②驳岸:指明代建成的槐山矶石驳岸,即古赤壁。

 

普通话版(汤建林)

制作    武汉轩轩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后记

       江夏金口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武天片(武汉-天门片),或者更具体地说是鄂东楚语片。它与武汉市区的汉口、武昌口音有显著区别,保留了更多古老的语音特征和独特的词汇。

       以下是金口方言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 语音特点

1. 声母特点

   · n/l 不分:这是西南官话的普遍特征。在金口话中,“n”和“l”常常混淆或都读成类似“l”的音。例如:

     · 脑 = 老

     · 怒 = 路

     · 年 = 连

   · 平翘舌不分:普通话中的卷舌音(zh, ch, sh)和金口话中的平舌音(z, c, s)是混淆的,通常都读成平舌音。例如:

     · 知 = 资

     · 吃 = 呲

     · 是 = 四

   · 部分 r 声母读作 [z]或零声母:例如,“人”可能读得像 “zen” 或 “yen”。

   · 保留 ng 声母: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 ng [ŋ] 声母,在金口话中部分保留。例如,“我”读作 “ngo”,“安”读作 “ngan”。

2. 韵母特点

   · an/ang, en/eng, in/ing 不分:即前鼻音和后鼻音韵尾混淆,通常都读成前鼻音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音。例如:

     · 班 = 帮

     · 真 = 争

     · 新 = 星

   · o 与 e 的混用:普通话中的一些 “e” 韵字,在金口话中可能读作 “o”。例如,“哥”读作 “go”,“课”读作 “ko”。

3. 声调特点

   金口话有五个声调,与武汉市区话的四声不同,这是它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 阴平:高平调(类似普通话第一声),如:天、高

   · 阳平:低升调(类似普通话第二声,但起点更低),如:来、人

   · 上声:高降调(类似普通话第四声),如:古、口

   · 去声:中降调(与上声的降调有高低区别),如:是、大

   · 入声:这是一个关键特征! 金口话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调,发音短促,带有喉塞音韵尾 [?]。这是它与武汉市区话最大的区别之一。例如:

     · 一、七、八、十

     · 吃、白、国、桌

     · 这些字发音非常短促,不能拉长。

二、 词汇与语法特点

1. 特色词汇

   · 称谓:

     · 父亲:爹爹 或 伯伯

     · 母亲:姆妈

     · 祖父:爷爷

     · 祖母:奶奶

   · 日常用语:

     · 做什么:搞么斯 - 这是武汉地区的标志性用语。

     · 聊天:咵天 或 聒天

     · 厉害:扎实 或 过劲

     · 傻:苕 - 非常常用的词。

     · 漂亮:称透、灵醒

     · 蹲着:跍倒

     · 他/她:渠 - 这是古汉语用法的遗留,在南方很多方言中都有。

     · 没有:冇得

2. 语法特点

   · 动态助词“倒”:相当于普通话的“着”,表示动作的持续。

     · 例:站倒吃(站着吃)、门开倒(门开着)

   · “很”的用法:副词“很”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语。

     · 例:舒服很了(非常舒服)、好吃很了(非常好吃)

三、 与武汉市区话的对比

四、 举例

· 一句话感受:

  · 普通话: 你吃饭了没有?

  · 金口话: 你(或 尔)qi(或 ke)了 饭 冇?

· 数字发音(体现入声):

  · 一 (yi, 短促)

  · 六 (lu, 短促)

  · 七 (qi, 短促)

  · 八 (ba, 短促)

  · 十 (si, 短促)

      江夏金口方言是武汉地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方言,它比武汉市区话更古老、更“存古”,尤其是完整的五声系统和入声的保留,使其在西南官话中独树一帜。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口流动,如今能说纯正金口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种方言正处于逐渐消亡的危险之中。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QmZN6D3oQcXxD_MGkpF1w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