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拂晓:万变不离其宗——现象千姿百态,本质只有一个!

图片

  “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的叫嚣犹在耳畔,修改“无核三原则”的试探已然浮现。高市早苗掌舵的“高市政治”刚启航,便清晰地铺展出漠视民生、依附美国、染指台海、复辟军国主义的脉络。有人将这一切归因为“换相偶发”,认为批倒高市早苗便可高枕无忧。殊不知,百年前那位深受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熏陶的智慧老者左宗棠,早已以锐利的洞察戳破迷障——现象纵有千般变化,国家民族的本质从未移易。

  左宗棠那句“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的警言(目前暂无确凿史料记载),如穿越时空的利刃,精准地剖开了日本的本质内核。高市早苗的激进言行看似“新瓶装旧酒”,实则是这一本质在当代的延续:她在国会慷慨陈词“台海生变即日本危机”,恰是“强必盗寇”的现代演绎,妄图借台海问题突破战后军事束缚;她力推修改“无核三原则”,即便遭到岸田文雄等前政要及广岛、长崎等受害地知事的反对,仍执意妄为,这正是“无大义、无大德”的直接体现。那些看似彬彬有礼的外交辞令,那些精心包装的“安保战略”,不过是左宗棠所言的“小礼小节”,终究掩盖不了其觊觎邻国、重蹈军国主义覆辙的真实野心。

  回望历史,从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到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再到二战期间在亚太地区的侵略行径,日本的扩张轨迹始终遵循着“弱则卑伏,强则盗寇”的逻辑。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片面媾和未能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责,靖国神社依旧供奉着甲级战犯,右翼势力从未停止“精神复辟”——从政客定期“拜鬼”,到修改“安保三文件”构建所谓“反击能力”,再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向外输出杀伤性装备,日本迈向“能战国家”的每一步,都与高市早苗的现行政策一脉相承。高市早苗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又一个执行者,而非始作俑者。那些将希望寄托于“批倒高市早苗便胜利在握”的想法,恰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的深层积淀。

  左宗棠的洞察,根植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髓与“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风骨。这种文化不仅孕育了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铁血担当,更培养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敏锐洞察力——既以实力捍卫主权,又以清醒审视变局。今日的我们,更需承袭这份智慧:高市早苗与特朗普政府一唱一和,前者抛出涉台极端言论,后者随即批准3.3亿美元对台军售,美日勾结操弄地区局势的表象背后,是霸权主义与军国主义的相互利用。我们不能被“偶发事件”的表象迷惑,更不能寄望于对手的“良心发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高市早苗的激进政策引发了日本国内的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警惕,恰恰说明军国主义之路行不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左宗棠的警言穿越百年仍振聋发聩,正是提醒我们:认清本质方能行稳致远。现象或许千姿百态,首相更迭、政策调整、话术翻新,但“无大义、畏威不怀德”的本质从未改变。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唯有秉持《论持久战》所体现的远见、务实与坚韧,以自强不息筑牢实力根基,以清醒警觉洞察风险动向。善良需带锋芒,友好需有底线,唯有自身强大,方能遏制“盗寇之心”,守护地区和平。这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应对一切变局的不变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唯有看透本质、手握实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