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流传甚广,说的一位爱衣服胜过爱江山的皇帝被两位骗子欺骗,最后裸体游街的故事。
骗子说他们纺织技术高超,用金丝做出来的衣服十分精美,还到处宣扬说如果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是无法看到这精美的衣服的。这套说辞唬住了所有官僚,也包括皇帝。最终骗子收了皇帝的金丝,拿出空气衣服交差,在场的官僚没有一个人不敢赞叹衣服的精美华丽,皇帝也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穿上空气衣服去户外游街。最终这个荒唐的场面被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当场戳穿。
这几天,西贝老板贾国龙针对罗永浩的用餐评论,公开宣言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他邀请媒体记者参观西贝后厨,现场展示菜品制作过程,没想到却翻车了,观众发现后厨大量的预制菜,所谓的厨师就是个冷冻食品加热员,只好赶紧叫停后厨开放参观。
就这样,“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成了贾国龙的“皇帝新衣”。
问题是,曾经高调入局预制菜的贾国龙怎么会不知道什么叫“预制菜”呢?为何他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说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就像童话故事里《皇帝的新装》那样,皇帝明明没有看到骗子织出来的衣服,却依然说看到了精美的衣服呢?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突出的是工业化预加工的特点,可以即食或者简单加热后食用。在提到预制菜范围的时候,专门强调了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但到现在国家并未出台预制菜的标准规范。
可能西贝后厨使用的是中央厨房做好的封装菜,贾国龙才敢在视频中说:不是预制菜,预制菜国家是有严格定义的。那么,预制菜的定义权就成了贾国龙与代表消费者罗永浩之间争论的关键。
《皇帝的新装》里两个骗子利用官僚讨好皇帝和皇帝爱面子的心理,把是否愚蠢、是否称职作为衣服的定义,完全脱离了衣服的物质性,堕入了唯心主义。一些餐饮企业用六部门关于预制菜的通知作为预制菜的定义,把冰柜里冻了18个月的鱼、10个月的鸡汤、放了两天的隔夜菜,当做“现炒”菜品卖给顾客,还信誓当当说制作过程符合标准,没有使用预制菜,这简直是侮辱顾客的智商,像极了《皇帝的新装》里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冰柜里那些菜是不是预制菜,群众根据自己的认知完全能判断,这也是贾国龙紧急叫停后厨参观的原因,也从侧面反映了六部门关于预制菜的通知已经脱离了消费者的正常认知,沦为餐饮行业放开使用预制菜的护身符。
值得一提的是,西贝的公关团队在这次舆论风波的应对中堪称灾难,他们居然没有意识到贾国龙的预制菜定义和消费者对认知出现了巨大差异,反而站在企业立场上给消费者“普法”,这就算赢了法律,也会输了顾客。在贾老板公开罗永浩一行人的消费账单时没有提前阻止,在贾老板评价菜品价格时,居然宣传“我觉得不贵,企业利润只有5%”的言论。难道西贝的公关团队没一个人敢站出来指出贾老板的错误应对方式吗?难道西贝的公关团队都是《皇帝新衣》里的睁眼瞎吗?
《皇帝的新装》虽是童话故事,但它批判的现象却无处不在。
在那些不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认真做实践调查,就仓促部署行动,出台法律法规的地方就很常见,虽然事情的结果与当初的设想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做总结报告时依然是“取得重大成绩”,大家热烈鼓掌。因此我们的社会要允许老百姓说话,让老百姓敢说话,说真话,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法律法规更贴合实际认知,我们的政策部署更贴合实际情况,避免更多“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