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500万人想看的电影《731》遭撤档?真相是就没有获得公映许可

  电影《731》没在7月31日这一天上映,引发各种猜测。

  早在几个月前,《731》未映先火,各种短视频竞相传播,多地出现支持电影731上映的线下活动。

  截止7月31日,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想看榜,《731》想看人数达到350万,位居第一,遥遥领先同类题材电影《东极岛》30多万人次。再加上其他平台,超500万人想看的电影《731》,就连初中生都知道7月31日《731》要上映了。

  500万人想看,这是在零宣发情况下取得的,可谓是一种现象级的、史诗级的电影现象。

  然而,直到昨晚,多家平台才将7月31号上映的信息撤掉,全网也才确定这部电影无法在7月31号上映。

  这个开创亿万级传播现象级的电影,撤档了,片方也没有任何解释,各种阴谋论流传。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731》电影突遭撤档,是来自于日本外交的施压。“日本外务省24小时内递交23条外交抗议,要求修改片名、删减70%镜头。”

  很多爱国账号,历史账号,军事账号都在转发《731》这部电影,因遭遇汉奸和日本军国主义内外绞杀而无法上映的文章。还有说:三位导演相继出事,编剧凭空消失三年, 日本人跳出来提23条抗议,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百万举报。“国外势力与咱们国内汉奸团体联手举报,让国家相关部门骨头软而阻挠这部电影上映。”

  在民族主义的情绪不断推高之后,各种阴谋论盛行。真相到底如何?

  《731》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领衔主演,孙茜、冯文娟等主演,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

  按赵林山的说法,影片讲述的那段残酷的历史已经从个人的认知上升到群体的认知,甚至国家的认知,未来或会上升为全人类社会的记忆。“电影不仅要呈现暴行的表象,更要通过影像唤醒国际社会对战争伦理的深刻反思。”

  731影片官方微博于去年12月曾发布带有“2025年7月31日预映”字样的宣传海报。此前,主创曾多次表示,电影《731》将于今年7月31日与观众见面。

  其中参演该片的演员徐光宇,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表示《731》在7月31日的预映计划不变。他还以“老相册最苦的几页要常翻”比喻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然而打脸的是,7月31日并没有该片预映的任何信息,而徐光宇此前发布的视频也已被下架!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变故,宛如浓重的阴霾,悄然笼罩在影片上映的前路之上。

  7月31日,演员徐光宇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开启了直播,一时间直播间涌入了很多欲求真相的网友。各种疑问更是飘满了公屏,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影片为何没有上映?何时能够上映?

  面对网友的追问,徐光宇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回答却显得有几分无奈和卑微。徐光宇给到网友的统一答复是:既不知道也不想说。

  官方到现在一点声音都没有,演员欲言又止,更让广大网友坚定此事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什么没有上映了?真如大家说的那样,是因为日本抗议吗?

  我从一位电影业内人士的说法是:片子未过审,没有获得发行许可,自然就无法公映,7月31日上映就是笑话。

  为了核实电影业内人士说法,我亲自上国家电影局官网核查了,查不到731有公映许可证,像长安的荔枝是可以查到的。另外,国家电影局网站2025年电影公映许可证发放公示(国产故事片第一批)也没有731的身影。

  也就是说,所谓各种日本势力干扰导致电影撤档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真实的原因是这部电影到现在都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没有公映许可证就无法制作影院密钥,院线排片、预售、宣发物料全部无法启动,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临近上映日,731既没有作宣发,影院也没有排片了。

  那么网上流传的“电影已过审”“取得龙标”的说法从何而来?当初,赵林山导演曾在抖音晒出截图:公映许可证电审故字【2024】第159号,这成为社会各界认为731电影获得国家电影局审核的重要依据。

  但我查了国家电影局官网,公映许可证159号的电影,并没有《731》,而是天暮夜的光等电影。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一般电影上映的流程是:先要获得带编号的龙标片头(相当于内容审查通过),再做技术终审,终审合格才发纸质《公映许可证》。有些片方把“拿到龙标片头”误当成“彻底过审”,提前宣传档期,结果终审环节被卡,于是观众查不到正式编号。

  一般来说,艺审是拿龙标、技审通过后才拿到发行许可证。那么电影《731》究竟卡在哪个环节?是内容审查还是技审?

  上述电影人士说,现在不确定是哪个环节没有拿到,技审是相对简单的,核心还是艺审(内容审查)。“几年前我看过731剧本,我觉得故事不够好。”

  总之,电影《731》是没有通过审核,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了。

  这样就容易解释了,这部电影没有上映的原因,不是所谓的日本抵制关系不大,也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论,电影本身就没有准生准。

  但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下,加上电影方不解释、不回应,任由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着阴谋论、谣言传播,造成了万亿级的现象,可谓是魔幻。

  为何无法过审?原因当然有很多,最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出在了导演赵林山身上,虽然导演为了这部电影他准备了十多,还抵押了房产等,付出很多,这值得肯定。

  赵林山至今只有两部上映的两部电影,一部【铜雀台】豆瓣5.3分,一部【我的前任是极品】豆瓣5.6分,都不不及格。

  只有两部评分不及格、又没有票房经历的导演,能否驾驭731这种严肃的历史题材?

  731这种电影,题材特殊,也决定了审查必然会触发“特殊题材协审机制”,即除国家电影局主审外,还需由外交部、党史研究部门等提供意见。如果说,这部电影真正内容过硬,是部好电影,有关部门也不至于刻意阻挠731的过审问题。

  很多人说这731电影过于血腥遭抵制,问题是这部电影连小范围看片都没有,更何谈百万人抵制呢。再说有申奥的《南京照相馆》在先,如果当局担心国内家长对于血腥镜头的投诉,那么《南京照相馆》里手提人头的血腥历史,就不会真实被呈现,而且照相馆的票房数据超10亿,豆瓣8.5的高分,也证明这类电影能获得国人的认可。

  现在导演主创团队不作回应、不解释的态度,任由阴谋论、民族主义裹挟,这有些几个好处,能让这部电影保持热度,同时也可以利用舆论影响审核的问题。

  最近,小朋友都在讨论731电影,这充分说明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主义热情充分激起。

  但是,主创团队们别忘了,电影好不好,观众一进影院就知。爱国主义可以用来为电影造势,但如果预期与现实相差太大,也容易被其反噬。

  这部电影没有过审,总有各种原因,导演可以继续打磨电影。而与其让一部充满瑕疵的作品仓促上阵,成为舆论靶子,不如让它永远停在“未完成”状态——这是对731受害者最后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真相最负责任的沉默。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