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捋一捋时间线:董袭莹2023年还在中日友好医院规培,结果同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搞出个膀胱癌指南。 咱普通医学生规培三年还得天天写病历、挨骂,人家两年就起飞了? 更离谱的是,她本科读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回国转行学医,硬是挤进了协和“4+4”项目,直接8年拿博士。这剧本要是拍电视剧,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规培生发指南,是真·天才还是资源咖? 指南这玩意儿,通常得是领域大牛牵头,团队搞几年才能出炉。董袭莹一个规培生,居然能主导? 更讽刺的是,她发指南的时候,规培轮转科室是胸外科,但指南内容却是泌尿外科的膀胱癌。好家伙,规培声跨科室指导治病?这波操作直接打破我对“术业有专攻”的认知!
疑点二:协和“4+4”项目,是精英通道还是特权后门?
协和这个项目号称选拔全球前50大学本科生,但董袭莹读的巴纳德学院,虽然是哥大分校,但网上不少人吐槽它“水得一批”。 更绝的是,她入学后研究方向横跨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最后学位是内科,规培在胸外科,工作却在泌尿外科。 这哪是“复合型人才”,简直是“六边形战士”!
网友都炸了:“别人读八年规培三年,她读八年规培一年?搁这儿玩《医学大富翁》呢?” 论文秒删、手术甩锅,背后水多深? 董袭莹的博士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被扒出正文才30页,致谢塞满大佬名字,结果知网突然下架。这操作让我想起那句老话:“删得掉链接,删不掉质疑。” 更离谱的是,肖飞被爆手术中甩手走人40分钟,而董袭莹当时就在旁边规培。咱就是说,这剧情比《甄嬛传》还刺激——到底是学术腐败,还是爱情故事?
最后说两句
董袭莹的事儿,说白了戳中了医疗体系的痛点:规培制度形同虚设?学术圈拼爹拼资源?患者安全谁来兜底? 肖飞被开除了,但董袭莹的指南还挂在医院墙上呢!要我说,别急着骂“凤凰男”“绿茶女”,先查查这指南到底是学术成果,还是权力游戏里的通关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