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董事会上一席话,点燃了一场舆论风暴。于是,一直蛰伏的猫头鹰登上了枝头,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鸣叫;狐狸嗅着味道,跑到树林外,不失时机地放出了一股骚气;连猥琐的老鼠也探头探脑地跑到洞外,对着主人家的家具,狠命地咬上几口。
他们的叫声虽然音色不同,音调各异,但意思都是一样的:“董明珠作为企业领导人,说出‘绝对不用海归派’的言论,是人群歧视,违背常理!”
这不,《新京报》一篇时事快评,就在第一时间,一蹦三尺高,指责董明珠“‘间谍论’背离常识”。我是一个地位卑微的百姓,按常理是不能对高大上的《新京报》比比划划的。但我一个问题请教《新京报》:您的背后大股东是谁?
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俗话说,吃谁的饭,听谁使唤。股东若是人民大众,你肯定要为百姓发声;若股东是某个商业大亨,自然吃了人家的饭,也要为人家说几句话了。
目前中国舆论场上,同样是对某件事的批评,但滋味大不相同:有站在人民立场上,表达爱国观点的善意批评;有站在资本立场上,唯恐天下不乱的恶意嘲讽;也有站在美西方的立场上,逢中必反的卖国言论。
乾隆爷犯了错误,刘墉的批评一定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和珅的批评则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拐弯抹角的阿谀奉承;而若是李鸿章,则一定是更多的心思在为洋人考虑。
我不知道,董明珠一段内部讲话,触动了《新京报》的哪根筋,竟然使一个一向矜持的报业大佬也一蹦三尺高,您不怕跳起来后,自己不堪的一面走光吗?
您说,董明珠的“间谍论”违背常理,我不禁要请教一下:人世间什么是常理?
三皇五帝到蒋介石,差不多五千年,人有高低贵贱之分,高贵的人歌舞升平,吃香喝辣,低贱的人卖儿鬻女,饿殍遍野,这似乎就是常理。
伟人带领一帮穷人闹革命,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江山易色,百姓把曾经的财主老爷踩在脚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再也找不到了,似乎就是违背了常理。
我知道,您想说“知识就是一切”是个常理,而留学人员无疑是有知识的,故而不能被董明珠列入另册。董明珠的言论,照此说来,果不其然,还真有点违背“常理”!
但是,我想问一句:当今顶着各种头衔的“海归派”,你是学成回国,为中国铁路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詹天佑吗?你是放弃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挠,还要为祖国导弹事业贡献一生的钱学森吗?你是学成归国,为中国原子弹爆炸献出生命代价的邓稼先吗?
从逻辑上讲,可以说当代“海归派”绝大部分都成不了钱学森和邓稼先,因为他们出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弄顶帽子,名曰“镀金”,然后回来换取更好的个人地位和收益。
关键是,你为自己谋划也就算了,但有些人还嫌不过瘾,直接投入美西方情报机构的怀抱,出卖自己的灵魂,当上了间谍,干起了吃里扒外的勾当。这样的事例,我不想再列举了,实在是太多了。
我知道,《新京报》记者笔下的“常理”,就是应该像对待钱学森、邓稼先一样,重用“海归派”,且不管这个文凭是从国外野鸡大学那里买来的,还是果真有点本事却被情报机构“换心”的,在中美激烈交锋的当今,谁看到这些“海归派”不多想几个来回?
如果您真想讨得一个“常理”,我想对您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忘祖宗,不忘国家,不忘家乡父老,才是永恒的“常理”!
《新京报》在为谁叫屈,那位评论员心里清楚。估计,“海归派”应该给您送一束鲜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