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豹澥方言碧舫赋

原乡文化编辑部

编辑   陈立忠  汤建林  魏建中

 

前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形成到固化,再从固化到逐渐淡化。

     我们从抢救历史资料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手段保存和传承具有历史价值的原始记录,确保历史记忆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江夏区有代表性的方言如金口、豹澥、湖泗、山坡、五里界等,我们请当地人用方言诵读地方赋,以求整理和保存原乡方言。
     当今武汉的小学,老师要求学生课堂内外用普通话交流,他们在家也是如此,几乎不说汉(武汉)话。若干年后,有些方言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进步与退步。

     即便我们现在录制的方言节目,当地许多老人也说不够正宗,如金口方言,老金口话以金口古镇后山街为中心,方圆2公里内是最正宗的,再往外逐渐淡化,并融进或过渡到另一种方言。

     如果再过几十年,再来录制相同的节目,我们会感觉到语音的演变过程。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存史。让乡音定格在今天,与过去和将来,作一个对比,方便以后的音韵学者研究方言的演变过程,而纸质版的方言志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

     本次节目资深融媒体人欧阳贞冰全程参与并策划。

 

继续观看

豹澥方言碧舫赋

 

江夏碧舫金兴建方言诵读(请点右下角满屏欣赏)
 
 
江夏碧舫赋
 

作者   陈立忠


荆楚名茶,江夏碧舫。基地认证,地理标志,梁子湖旁;淡水鱼基地,武昌鱼故乡。兴于建国初期,盛于改革开放。继承神农佳木,陆羽经方。千年沙羡郡,万亩绿茶香。吸甘霖而滋润,集晨曦而茁壮。碧舫白茶,中茶杯一等奖。
幸哉!江夏碧舫,两品一标,绿色食品,世间无双。碧舫茶叶,绿茶、白茶红茶,各具特长;生态茶业,绿色、健康、环保,产供销畅。
美哉!江夏碧舫,采制益彰。蛰虫叫春分,采摘上山岗。茶园满氤氲,村姑折腰忙。纤手轻翘,柳眉眼亮。掐尖、提采、双手生风;头顶蓝天,脚踏白云;绿叶飞飞、怀中盈盈;春风和煦,夏木葱茏,秋叶红遍,瑞雪无垠。四季茶园,满山馨香。徜徉之乐土,人民之健康。采看美景;制靠良方。杀青控火煨,揉搓储味香;精采素毛尖,烘干形画舫。
乐哉!江夏碧舫,雅俗共赏。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生涯之雅韵;柴米油盐酱醋茶,庶民生活之必藏。悟茶道,沏、赏、闻、饮,茶以修身;懂茶艺,和、美、清、敬,茶以养性。“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瞧泽色汤色叶齐色,闻气香味香杯底香。碧舫神韵,健身奇汤;解热防暑,美容如霜。提神益思排毒通肠;平胃健身,三抗六养。怡情和性,养生良方。
壮哉!茶味人生,淡是真情;饮茶保健,风崇时尚。以茶会友,睦邻友邦。中华瑰宝,世人共享。和平年代,茶风远扬。
歌曰:
江城沃土孕春芽,夏郡南山吮露华。碧茗飘香迎贵客,舫帆风顺醉千家。

 


原创

豹澥方言碧舫赋

 

江夏话版

(汤建林)

 

继续观看

豹澥方言碧舫赋

普通话版

(张华)

 

花絮1  武汉鑫碧舫生态果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兴建畅谈发展史

 

花絮2  汤建林即兴赋诗

 

花絮3

 

后记

 

豹澥方言是武汉方言的一个分支,但又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大背景:武汉方言 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与四川话、重庆话、云南话、贵州话等属于同一个大方言区,互通度较高。但武汉市内,口音也有细微差别,通常以汉口中心城区的口音为“标准武汉话”。

豹澥地处武汉东郊,靠近鄂州,其方言在武汉话的基础上,保留了一些更古老的发音和词汇,同时也受到周边鄂州、黄冈等地方言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豹澥方言的特点:

一、发音特点(与标准武汉话对比)

豹澥话最显著的特点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

1. 声母 n 和 l 的混淆

   · 这是豹澥、流芳、五里界等江夏地区以及鄂东地区方言的典型特征。

   · 标准武汉话 是分 n 和 l 的,比如“脑”读 nǎo,“老”读 lǎo。

   · 豹澥话 则常常将 n 声母读成 l 声母。

     · 例子:

       · 你 (nǐ) -> lǐ

       · 牛 (niú) -> liú

       · 年 (nián) -> lián

       · 女 (nǚ) -> lǚ

2. 韵母 an 和 ang 的混淆(前后鼻音不分)

   · 这也是武汉大部分地区的共同特点,但豹澥话尤其明显。

   · 通常是把后鼻音 ang 读成前鼻音 an。

     · 例子:

       · 帮忙 (bāng máng) -> bān mán

       · 长江 (cháng jiāng) -> chán jiān

       · 上当 (shàng dàng) -> sàn dàn (注意,这里的声母 sh 也常被读成 s,见下一条)

3. 声母 zh, ch, sh 和 z, c, s 的混淆(平翘舌不分)

   · 这是绝大多数西南官话的共同特征,豹澥话也不例外。

   · 通常是把翘舌音 zh, ch, sh 读成平舌音 z, c, s。

     · 例子:

       · 知道 (zhī dào) -> zī dào

       · 吃饭 (chī fàn) -> cī fàn

       · 十 (shí) -> sí

4. 部分字的特殊读音

   · 有些字的读音与普通话甚至标准武汉话都有差异,这些往往是古音的遗留。

     · 去 (qù):豹澥话常读作 kè 或 qì。例句:“你克(去)哪里?”

     · 下 (xià):豹澥话常读作 hà。例句:“到楼哈(下)来。”

     · 街 (jiē):豹澥话常读作 gāi。

     · 解 (jiě):豹澥话常读作 gǎi。地名“豹澥”的“澥”也读作 hài。

     · 睡 (shuì):豹澥话常说 困醒 (kùn xin)。

二、特色词汇

除了发音,词汇也是方言的灵魂。豹澥话有很多地道的表达。

· 称谓类:

  · 爹爹 (diā dia):爷爷。在武汉话里,“爷爷”通常就叫“爹爹”。

  · 太 (tāi):曾祖辈,如“太爹”、“太婆”。

  · 拐子 (guǎi zi):哥哥,也引申为对同辈男性的敬称,类似“大哥”。

· 日常生活类:

  · 过早 (guò zǎo):吃早餐。武汉特色词汇。

  · 宵夜 (xiāo ye):吃夜宵。

  · 么斯 (mǒ si):什么。例句:“你在搞么斯?”

  · 冇得 (mào dé):没有。

  · 蛮扎实 (mán zá si):很厉害,很结实。

  · 灵醒 (lín xin):干净、整洁、漂亮。夸人好看或东西干净都可以用。

  · 差火 (cā huǒ):差劲、不像话。

  · 搞么斯撒 (gǎo mǒ si sà):在干什么呢?(带有催促或不耐烦的语气)

· 动词类:

  · 款 (kuǎn):骗,瞎说。例句:“你莫款我。”(你别骗我)

  · 擂 (léi):强行挤进去。例句:“擂公交车。”

  · 斗 (dǒu):拼凑,连接。例句:“把桌子斗到一起。”

三、例句感受

我们来对比一下普通话、标准武汉话和豹澥话的句子:

1. 普通话: 你吃饭了吗?我要去街上了。

   · 标准武汉话: 你七了饭冇?我要上该了。

   · 豹澥话: 里 七了饭 冇?我要 克 该 上了。(融合了 n->l 和 街->该 的特点)

2. 普通话: 你知道那个事吗?我昨天没有去。

   · 标准武汉话: 你兹道那个四冒?我昨田 冇得 克。

   · 豹澥话: 里 兹道那个四冒?我昨田 冇得 克。(融合了 n->l 和 去->克 的特点)
 

总结

 

江夏豹澥方言 可以看作是 “武汉话的东郊口音”。它在继承了武汉方言主体特征(如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丰富的特色词汇)的同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 将声母 n 普遍读成 l,以及一些独特的字词读音(如“去”读“克”)。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普通话的推广,现在能说纯正豹澥土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这种独特的乡音依然是当地文化认同和乡土情感的重要载体。如果您有机会去豹澥,可以仔细听听当地老人聊天,一定能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tOFdD0sV8p1a7U89SVbPQ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