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先驱 传承火种
——祝贺电影革命党史影片《火种》上映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评论
在李大钊先生诞辰136周年之际,由由著名导演陈剑飞执导的革命题材党史电影《火种》2025年10月16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火种》围绕1919-1927年和1951年两条时空线索,多视角、深层次地展示了李大钊同志矢志救国救民,以破天荒、担道义之勇气,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了中国无产阶级推翻旧制度的革命火种,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精彩历史画卷。同时,本片将立足于李大钊引领的时代先锋思潮,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形成共情共振,实现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
影片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格壹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本片由国家一级编剧周振天担任编剧,富大龙、姜武领衔主演,周开开、王雨甜、刘鉴、杜旭东主演,武姝彤担任总制片人。
(
此前,《毛泽东思想旗帜网》专门组织专家学者举办《火种》影片观影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火种》主题,表达了作为具有纪录片性质的影视作品,《火种》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和生活化,让观众看到了百年建党之初共产主义领袖之一李大钊那个时代所面对的特殊环境,也看到了李大钊同志本人思想、风度、气节的个人形象的还原,整片效果震撼,剧本节奏紧凑,多处细节亮点突出,正反角色对比和不同时代节点的对比,使影片更有层次感,是一部反映红色主题表达有力的佳作佳品,值得期待上映观看。
这部电影是以严谨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实事求是叙述和展示党的早期历史,讴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李大钊塑像的作品,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精品力作。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个可喜的收获,是对当下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有重要的启迪、教育、鼓舞价值的好作品。
影片构思独特,用两条故事线索来分别讲述了当年李大钊如何被敌人侦查、通缉、抓捕、审问乃至最终被杀害的过程,和解放后我公安机关对杀害李大钊的主犯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侦缉处处长吴郁闻如何进行侦查、通缉、逮捕以及被人民政府审判的过程。影片没有将答案简单抛出,而是通过强情节推进让观众自己一步步发现真相,这种探索过程避免了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说教感,在悬疑与追捕的紧张节奏中,切中了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对历史真相的求知欲望。
这部影片的表演可圈可点,由富大龙饰演的李大钊,展现了一个立体而饱满的革命者形象。他的表演从容中透着坚定,温和中藏着锋芒。使李大钊从历史教科书中的平面形象变得血肉丰满。而姜武饰演的吴郁闻,则将那种阴鸷与老辣演绎得入木三分,他的惶恐与回忆构成了影片另一重叙事视角,使历史的呈现更加多元复杂。
作为重大题材并且带有献礼性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怎样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独立品格,事关作品成败。《火种》是一部具有创新品格的作品。影片对党史故事的表现饱含精神、洞见信仰。在我们党一百年的非凡的奋斗历程中,像先驱李大钊一样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模范,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不仅记载了奋斗和牺牲,而且生动还原了磨难和前进,更以充分的事实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样一些根本的问题。而不是在资本的捆绑或者诱惑下,追求大场面、强刺激、好莱坞风格等等,而忘记或者鄙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忘记或漠视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和喜好,离我们广大观众越来越远。在这个问题上,《火种》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审美取向,努力去创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努力再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
《火种》实现了重大党史题材电影的一次突破,它让过去与现在对话,让英雄与普通人共鸣。在两个时空的交错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性——
正义必将胜利,火种必定燎原。每一个被这部电影打动的人,都将成为新的火种,在新时代焕发出共产党人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