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杨晓红: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读郭振春《丹心集 卷一》有感
                 
 
 
  
 
  信仰的力量,源于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
  杜永瘦在狱中与敌人展开坚贞不屈的斗争,在牺性前说:“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刘伯坚在狱中振臂高呼:“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酒热血,都是坚定信仰带来的强大动力。
  抚今追昔,史海钩沉。郭振春诗友几十年来锐意进取,穿越历史的足迹和自身成长的脉络,奉献给读者的《丹心集 卷一》,集红色诗、文、词、曲、联、赋、日记为一体,透过这些红色文学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魅力。
郭振春诗友说:“人生,只有有了信仰,才会有方向;人生,只有有了方向,才会激发起磅礴的力量”。他始终把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作为行文和做事的指南。其中仅仅自序中就引用了多条毛主席语录。他把小学前三篇《毛主席语录》称为自己的“人生三课”,还把毛主席告诫全党的四条语录,当作他“愿做葵花永向阳”的奋斗目标。   
  郭振春诗友认为,红色文学是以弘扬毛泽东思想、歌颂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为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发声的文学作品。基于此,他从2004年开始,以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为主体,潜心创作出一首首、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发人深思。尤其是日记,从18岁记录到57岁,占《丹心集 卷一》二分之一的篇幅,也是他红色记忆的真实再现。下面我们就从他的作品入手,感受其信仰的力量。
 
  一、《红诗歌》部分
  《红诗歌》中包括五绝、五律、七绝、七律、七言排律、古风、新诗体“旧瓶新酒”的歌词。每首诗都格律严谨,且经得起推敲。其中《五律·题某君跳楼》给人感想颇深:
  省却万千语,纵身为哪宗?
  寒窗曾苦度,官运也亨通。
  贪念心中满,权谋梦后空。
  丑闻惊曝日,赃者惧忡忡。

  该诗从社会现状出发,揭露了某君跳楼的真相是因为“贪念”。丑闻一旦曝光,“赃者”忧心忡忡。也曾“寒窗苦度”,也曾“官运亨通”,最终因信仰崩塌,陷入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的泥潭。因贪腐成性,最终纵身跳楼身亡,下场悲惨!
另外一首诗是《七律·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57周年》,这是郭振春诗友于2023年所作,押的是平水韵。下面,让我们一同来赏读: 
  五十七年江水流,巨人挥手立潮头。
  劈波斩浪昭千世,强国健民惊五洲。
  不惧风狂魂已铸,敢迎雨骤计常谋。
  拨云驱雾光辉久,照去人间万代愁。

  该诗首联以回忆的方式,开门见山地写出五十七年前,巨人毛主席站在长江边挥手致意的场景,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画面感很强;颔联展示了毛主席畅游长江的精彩画面;颈联写出伟人“不惧风狂”、“敢迎雨骤”的胸怀和格局,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复杂形势,毛主席仍然能轻松化解;尾联很振奋人心,没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没有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中国这艘巨轮不知驶向何方?可见,伟人的前瞻性博得了当时和至今的人民的无比热爱。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攻坚克难,排除万险,给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以美好的希望。
 
  二、《红词曲》部分
  《红词曲》中,所选词曲都是通过今昔对比,批判贪腐之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很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批判现实主义诗风。
  郭振春诗友在红词《满江红·闹春》中写道:
“焰火冲宵,强光处、官商最悦。谁管那、鸟儿罹唯,狗儿昏厥?    ……权贵招摇成代表,工农疲惫封唇舌。庆新春,忧乐总双行,从何说?”
  这首词通过新春鞭炮声给鸟儿、狗儿带来灾难作为铺垫,展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对官商“招摇成代表”,而工农被“封唇舌”的现实表达了沉痛的愤慨之情。
郭振春诗友的红曲的代表作,以《散套【南吕·一枝花】下岗忧思录》为上。此曲再现了全国数千万下岗职工悲催的人生命运。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该曲中的[梁州]:
“五姊妹,心生块垒,众家人,脸布伤悲……抛妻别子,解困匡危……勤劳致富成空梦,无奈化无谓。满眼辛酸泪雨霏,奋起难追。” 
  此曲写出了最具代表的一家人,在下岗大潮中,五姐妹在不同的工厂都下岗了,生活无依无靠,被迫走上打工之路。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下岗工人成了这个社会上的“孤儿”,一家老小何以为生?谁能拯救这些下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家庭?作者发出了呐喊。
 
  三、《红联赋》部分
  在十一副红联中,《红色春联二副》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民为本,民是天,焦谒万民期党露;
  法做纲,法当尺,空闲百法盼春阳。

  这副写出了百姓的心声。“期党露”和“盼春阳”体现出百姓希望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不再苦厄相伴。
  念马列毛,眼见两极期共富;
  反邪贪腐,心牵万庶盼同春。

  这副对联,作者看到社会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很是痛心。因此,想起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盼望国家能尽早纠正贪腐之风,缩短贫富差距,让苦难中的人民有个翻身的机会。     
   另外一副联《挽红色文友阴法平老师》,写得特别感人: 
  三地三别,未及深论君先逝;
  同途同憎,早已神交我续行。

  “三地三别”,写出作者曾与阴法平先生在不同的地方相遇又分别。“未及深论君先逝”,写出两人来不及深入探讨,阴法平先生就去世了。“我续行”写出作者愿意继续他们共同的“红色文学”事业的决心。阴法平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感念郭振春诗友的一片深情厚谊。
  这部分中的《为人民服务赋》写的沉郁顿挫,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作者把“为人民服务”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写得更是铿锵有力,尤其“常思共富,能逃动乱之危;永葆初衷,可跳周期之律”句。结尾向“今日留欧之智士”,发出“何日归之故乡”的反问,表达了作者一片爱国主义的赤子之情。
 
  四、《红文章》部分
  郭振春诗友在《红文章》部分收录了34篇集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文章,占全书的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其中,多数为近两年所写,可谓是浓墨重彩,值得逐篇学习和推广。
  郭振春诗友从自身下岗经历与社会不同阶层对他的态度,剖析出各自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他还对当今社会的假丑恶现象和社会隐忧问题及国家未来走向,予以极大关注和强烈呼吁。
  在《羽毛的重量》一文中,郭振春诗友借一根羽毛的重量,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始终觉得,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亘古不变,为人民而歌,为人民服务不是“无所事事”。尽管他只有“火柴般的热量”,只要奉献出来了“不麻木、不迷失、不悲观、不逃避”就是愉快的。他在文章的最后还说:“一个肯于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处境不佳、不甘于沉沦的人,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草根文爱者,正以他特有的呐喊和行为,见证着‘一根羽毛的重量’”。读来令人震撼。
  另一篇《文学群红色信仰的守与战》阐明了郭振春诗友的文学观。他认为“文学是要讲政治的,文学爱好者一生都应该用来与贪官、奸商和汉奸战斗……如果不战斗,文学阵营就会被这些人把持,社会主义国家就容易因意识形态改变,而走向亡党亡国……在捍卫红色江山的战场中,不能少了我们文学创作者的勇敢战斗”。读来令人震聋发聩.这一篇篇掷地有声的红色文章,彰显了一个草根作者的文学救国观。读来很受启发和鼓舞。
 
  五、《红日记》部分
  《红日记》部分占全书一半的篇幅,从18岁到57岁,记录了郭振春诗友是如何信仰毛主席、信仰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的。
  郭振春诗友在18岁时日记中说:“1985年12年月30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入团一周年纪念日。我要把我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写进心坎里。”
  郭振春诗友30岁时日记中写了“珠海之行与传销”的经历。文中详细介绍了传销的过程及没有做传销,最后将拉他入伙的亲属“策反”的过程。因不忍心欺骗亲友,挣昧心钱而撤离传销窝点。尽管财物损失很大,但也认清了传销的骗人真相。他在日记中说:“这种传销,都是某些有特殊背景的人背后操作的经济骗局。他们勾结洋资本进行运作,一旦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之时,都会在新政策出台之前逃之夭夭。倒霉的是那些梦想发大财的下线们。我失去的仅仅是靠下线积累的金钱,而我作为一个人的最宝贵的品质却没有丢掉。”
  郭振春诗友在42岁的日记中写了《高楼为贪官奸商所破歌》,让人会想起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的忧国忧民思想跃然于文中:“……自从那时缺睡眠,今逢楼市疯涨钱……信访漫漫举家泪,又是年关心更寒。呜呼!何故多半财产归奸商,人间公平道义在何方?”整篇日记,字字带血,句句含泪。近百家房主的房产就这样被无情掠夺,可见贪官和奸商的无耻和贪婪!        
  郭振春诗友在55岁日记中,给一位退休的文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情况“把脉”说,是“没有信仰做动力”!并劝他“对毛主席的崇拜要上升为对捍卫红色中华的责任感,要上升为完成革命先烈未竞事业之志,要从那些自私的‘小我’的人生格局中走出来……向‘大我’进军!”。
  信仰是一粒种子,它在一个18岁的青年人心中扎下了根。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世事多么艰难,无论生活遭退多大困苦和波折,一颗永远向阳的丹心支撑着郭振春诗友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天下劳苦大众和国家的未来命运坚守红色阵地。
  《丹心集  卷一》中大量的红诗歌、红词曲、红联赋、红文章、红日记……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仔细阅读,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单纯地做一名诗人或作家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一个有信仰、有良知、捍卫红色政权不被国内外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的为文者。
  一本书失去了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和学术性,就失去了灵魂。文学是人学,有着教化的作用。也就是说,搞文学创作的人要有正确的信仰。正如郭振春诗友在本书结尾《一片丹心向阳开》(《跋》)中所说:“谈到信仰,总会有人把宗教和共产主义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宗教都是唯心主义的,而共产主义则是唯物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世界,是占全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桃花源’……现在垂垂老矣的我,还是想用尽余生气力,为巍巍之大中华而贡献终生,要像那凌霜傲雪的梅花一样,呼唤新春天的到来,呼唤新毛主席时代的到来!”    
  郭振春诗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位读者都应为他的信仰,为他的执着,为他的殚精竭虑的”一片丹心”点赞!
  一部《丹心集  卷一》让我们打开了心智,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心明眼亮;有了信仰,我们就不会迷茫;有了信仰,一切的“小我”都将融入到“新毛泽东时代”当中,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